2022年西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西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考验,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稳经济大盘各项政策措施,全区经济呈现逐步回稳、持续恢复态势。第四季度以来,由于疫情集中爆发,对企业产需、人员到岗、物流配送带来较大影响,对我区经济造成一定冲击,经济复苏进程有所放缓,但全区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据初步核算,并经天津市统计局评估审定,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6.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下降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4亿元,同比增长1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5.95亿元,同比下降0.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6.26亿元,同比下降1.7%,三次产业结构为1.5:41.8:56.7。
财政收支
2022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264.82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87.05亿元,同比下降20.9%;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7.15亿元,同比下降3.3%。全区完成财政支出161.69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4.51亿元,同比增长0.9%。
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为118.62万人,较去年减少0.26万人,同比下降0.22%;年末户籍人口为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7万人,同比增长1.4%。
固定资产投资
? ??2022年,全区共有在建投资项目383个(其中: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86个),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11.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1.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58.9%,占比1.0%;第二产业同比增长0.9%,占比21.1%;第三产业同比下降15.1%,占比77.9%。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全年保持增长态势,同比增长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5%。
农业
??? 2022年,全区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米袋子”“菜篮子”实现稳产保供。全区农业实现增加值14.70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8.12万亩、产量3.34万吨,分别增长0.8%和2.9%;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8.89万亩、产量32.61万吨,分别增长7.4%和5.7%。
第二产业
2022年,全区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5.95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354.02亿元,同比增长0.4%;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2.02亿元,同比下降4.4%。
第三产业
2022年,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6.26亿元,同比下降1.7%。由于疫情冲击及消费市场尚未恢复,除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正,其余行业均为负增长。分行业来看,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98.96亿元,同比下降8.7%;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59.4亿元,同比增长7.3%;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8.53亿元,同比下降2.5%;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7.83亿元,同比增长6.1%;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82.98亿元,同比下降7.9%;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8.18亿元,同比增长0.7%。
金融业
2022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7.83亿元,同比增长6.1%。截至年底,全区中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86.06亿元,同比增长13.9%,贷款余额997.76亿元,同比增长10.3%,为全区金融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
招商引资
2022年,全区完成外资到位额2.23亿美元,同比下降10%;全区实现内资到位额225.37亿元,同比增长2.3%,国内招商引资综合评价值在全市排名第4位。
新经济
新动能快速发展。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快于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2个百分点,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5.5%,占比较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高技术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快于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9个百分点,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3.7%,占比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二、城乡建设和管理
城乡建设
???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一是持续推动重点工程实施。轨道交通项目相关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7号线已完成大寺车辆段征地拆迁工作,西青区界内的所有场站均正常施工;8号线西延的征地拆迁工作有序推进;10号线已实现通车。进市口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拓宽津港公路(外环线-赛达二大道)、独流减河北堤路一期已建成通车,拓宽芦北路(津淄公路-赛达路)今年完成半幅通车,南站二期配套工程已进场施工7条路。二是民心工程项目全部竣工。望湖路(博桦道-枣林大道)、嘉和路(博桦道-枣林大道)、博桦道(望湖路-嘉和路)3条总长2.5公里的“民心工程”已竣工。三是持续做好老旧住房提升改造。改造西营门街秋爽里、李七庄街芳溪园、中北镇溪华苑等五个街镇7个小区,总建筑面积73.17万平方米,改造后将惠及9500户群众、3.1万人。
生态环境
一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科学编制并实施《西青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解决异味、噪声突出环境问题,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和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环境质量逐步改善。2022年,我区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7.3%;达标天数264天,同比增加23天,达标天数比例72.3%,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6天,同比减少2天。全区6个地表水国控、市控断面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Ⅴ类水体环境质量标准,考核目标达标率为83.3%,子牙河-西河闸断面受外源输入影响,水质为Ⅳ类。全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完成了11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自行监测,全年规范转移危险废物3.82万吨,实现了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二是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编制印发《西青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西青区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积极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王稳庄镇、辛口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果,谋划做好后期复检工作。进一步加强排污许可管理,累计完成2376家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技术审核。
三、科教文卫事业
科技
2022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90家,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70家、天津市雏鹰企业418家、瞪羚企业34家,累计认定天津市领军(培育)企业19家。2022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89.07亿元。我区41个项目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占全市获奖项目数量的24%。新增5家市级技术转移机构,累计达10家。康婷、中汽数据、见康华美认定为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自建市级科技研发平台累计达21个。天津青奥国际中心、创E+天津魔方社区众创空间分别认定为市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市级及以上创业平台累计达11个。高能级推动大学科技园提质增效,围绕区五大产业链,策动高校优质资源产业转化机制,牵头研究制定了《“科创10条”支持政策实施细则》。西青大学科技园和天津师范大学科技园重点引进智能制造、软件开发、电子信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企业共计102家,84%的企业依托高校高层次人才团队与科技成果,拥有自主发明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83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全年产值达9亿元,纳税450万元,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微企业梯度成长态势,融通发展的良性生态已逐步显现。
教育
多措并举推动公办率提升,新增公办普惠幼儿园学位200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较去年提高9.34个百分点。开展规范办园行为专项治理,建立示范园引领辐射制度,实施幼小衔接行动,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新建、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力度。东咀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南开敬业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积极推进东咀幼儿园等6所学校、幼儿园建设。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细,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统一印发机构“身份证”,开展治理“回头看”行动,做好机构风险防控及包保机构案件推动。开展“5+2”、“1+N”模式课后服务,学生、教师参与率达100%。持续加大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力度,全年共330名教师、10名校长参与交流轮岗工作,交流比例达到20.19%,比去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骨干教师共228人,占交流教师总数的69.09%,缩小“南、北片”学校师生比差距,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 卫生
积极推动新冠疫苗接种,构筑免疫屏障。全年共接种? 27.6万剂次,首针接种率达97.6%。积极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实施儿童计划免疫、成人免疫规划接种,累计接种188078剂次。开展重点疾病筛查项目,心脑血管筛查率达100%,大肠癌筛查23833人,农村癫痫筛查754人,切实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稳步提升妇女儿童保健水平,全力保障母婴安全,孕产妇连续20年零死亡。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34个,其中医院32个。卫生机构床位2894张,其中医院2784张。卫生技术人员903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320人,注册护士3711 人。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数2571915人次,其中医院诊疗人数1063798人次。
文化
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题主线,组织开展了“百场文化送基层”惠民文化演出,“喜迎二十大、聚力再出发”诗书画影主题作品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西青区群众书画作品展、“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征文等各类线下文化活动300余场。深入整合完善“西青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数字资源结构,提升数字资源质量。组织开展了西青公共文化云平台使用讲解培训,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工作水平,联合天津市群艺馆举办了第三届天津市青年美术创作双年展(网络邀请展)。推出普法教育、廉洁教育、“青叩家门”文艺培训、“红色故事绘”等线上内容263期,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举办了“西青故事·发现西青之旅”文旅消费季,推出西青文旅盲盒送礼等20余项文旅促消费活动,有效激活了文旅市场,全年共接待游客2750.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81亿元。通过全域旅游创建,建立了2+4+N全域旅游服务体系,西青区旅游集散中心和飞猪旅行西青旅游旗舰店2个区级平台功能不断强化,4个镇级旅游服务中心以及N个景区咨询服务点,推动树蛙部落、国潮小镇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加快实施,提升旅游发展水平。
体育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新建健身步道3条、多功能运动场4个、笼式足球场2个、社区体育园10个、村健身广场1个,更新健身园器材1561件。开展居家健身、健身大拜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庆冬奥”等各类特色主题和培训活动14次。组织开展西青区全民健身第二届社区运动会手扑球、羽毛球等赛事20项。依托多媒体平台发动鼓励全区50余支队伍进行视频展演。培训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约300人。同意成立2家协会和7家俱乐部。
天津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取得辉煌成绩。西青区选派运动员参加26个大项的比赛,共获得金牌212枚、银牌166枚、铜牌131枚,奖牌总数达到509枚,团体总分7836.5分,取得金牌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三项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159人次。巩固“全国武术之乡”建设成果,在13所中小学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
??? 四、人民生活
??? 居民收入
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 同比增长5.4%;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62元,同比增长2.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23元,同比增长2.5%。
社会保障
稳定就业成效显著。制定出台了“乐业西青”行动实施方案、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7条和“稳经济”举措14条,全面实施提升就业扩容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兜底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四项工程。开展了“乐业西青·相约高校”“乐业西青·创享未来”“乐业西青·就在人社”“乐业西青·劳务协作”等系列主题就业创业服务活动,举办了第一届“乐业西青·创享未来”创新创业大赛,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5000余万元、担保贷款1.6亿元,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走在全市前列。提升了“乐业西青”就业服务能级,建立了“乐业西青”指挥中心,开展了“就业红娘”比武练兵活动,组织各类招聘活动400余场,“就业红娘”服务品牌荣获全国第二届公共就业服务成果二等奖。实现新增就业2.3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万人次。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202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21.66、20.09、20.23万人。完成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6.31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医保36.53万人、城职医保29.78万人。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执行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等市级政策,做好区级补助政策清理收尾,2022年发放因病支出型困难家庭医疗救助1.7万余元,共收取、审核各项区级补助申报材料2.1万余人次,发放补助3345.7万元,兑付区级参保补贴2991万元,惠及群众13.59万人。推动长护险工作,已备案护理人员3293人,2022年有定点护理机构34家,完成失能评定2491人,达到重度失能标准1998人。全区护理机构累计提供护理服务32.46万余次。
??? 社会福利与救助
落实基本生活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度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向救助对象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建立“物质+社会救助”“服务+社会救助”“信息化+社会救助”的综合救助格局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六位一体”工作格局。今年累计救助保障特殊群体儿童6000余人次,救助困难群众3.8万人次,临时救助困难群众497人,为9.7万人次残疾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全年发放各类补贴7100余万元。持续推进养老服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推进区内首家区级公建养老院建设,完成10处养老服务设施。建成区级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家、街镇级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1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1家、农村幸福院2家、老人家食堂151家。全年共投入600余万元,完成了2022年“助残四项实事”民心工程项目。通过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开设圆通驿站、建设辅助性就业站等多措并举,安置2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发放各类促进残疾人就业奖励补贴共计28.73万元。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