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6日在西青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本届政府履职的起始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快”的总体要求,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歇不得的责任感,解放思想,奋力拼搏,干事创业,高质量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影响,努力推动全区经济逆势上扬、高位增长。2012年,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2亿元,同比增长22.2%;区级财政收入迈上百亿元台阶,达到100.86亿元,同比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763亿元,同比增长19.9%;外资到位额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内资到位额375亿元,同比增长30.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77元,同比增长15.5%。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市区县前列,节能减排指标高标准完成全市下达任务。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业持续提质。新增改造设施农业8000亩、高标准农田2.6万亩,建成“放心菜”基地1.1万亩,新建养殖业示范园4个、种业基地6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4家,累计达到159家,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首批示范社。
工业加速提升。汽车及零部件等八大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到65%,电子信息成长为工业第一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达到51%,其中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速达到80%以上。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2家,累计达到569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210家,超十亿元企业达到30家。“新宇”等4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区驰名、著名商标分别达到10件和80件。
服务业明显提速。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到43%;限上企业同比实现翻番,达到1004家。运营了中北永旺购物中心等一批大型卖场,建成了希乐城少儿职业探索乐园等一批旅游新亮点,发展了拉夏贝尔服饰公司等一批总部经济,引进了蓝辰融资租赁公司等一批新兴服务业业态。6个运营楼宇入驻企业400家、注册资金34亿元。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我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三)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
项目推动再掀热潮。全年新开工项目345个,计划总投资682亿元,其中8个项目入选全市新一批区县重大项目,4个项目入选市级工业、服务业重大项目。89个全市前八批区县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全年新竣工项目194个,总投资208亿元,385个“三级五类”重点项目基本建成,尤尼佳生活用品产业基地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投产达效。
项目引进再结硕果。全年新签约项目382个,计划总投资1277亿元,其中投资超1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19个、超亿元的内资项目69个。新引进了日立物流、三菱商事2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中汽汽车工程公司、中能集团等10家全国500强企业,中环电子信息产业园、中建钢结构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
项目储备再蓄后劲。全区共有在谈项目333个,计划总投资938亿元。组织参加了津洽会、厦门国际投资洽谈会等招商活动,设立了驻日本招商办事处和驻香港招商联络处,成立了中国产业转移投资促进会天津分会,在上海、深圳、日本、德国等重点区域举办招商推介活动36场,新拓展各类招商中介机构500余家。
(四)三区联动进一步推进
农村居住社区进展顺利。6个示范小城镇新增投资54亿元,新开工40万平方米,新竣工和主体封顶172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70亿元,竣工247万平方米,17个村、4.9万人还迁入住。“城中村”改造快速实施,6个村、1.5万人迁入新居。
示范工业园区加快建设。3个示范工业园区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4亿元,新增“七通一平”面积5.6平方公里,建成汽车工业区拓展区;共实现销售收入390亿元,完成税收11.2亿元,增幅均超过40%;新签约项目51个,计划总投资245亿元。
农业产业园区稳步提升。10个农业产业园区实现产值8.8亿元,同比增长32%;新增投资4亿元,新建提升了一批园区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智能温室和日光温室分别达到18万平方米和2.3万亩。建成了张家窝镇食用菌休闲产业园和大寺镇农业绿生园。
(五)改革创新进一步强化
重点改革不断深入。金融改革有效推进,积极搭建银政、银企对接平台,探索实行了融资租赁加理财的融资新方式,推动天津诺尔电气公司在天交所成功挂牌。新引进各类金融机构8家,累计达到42家。行政审批改革扎实推进,新增“立等可取”审批事项37个,现场审批率达到95%以上。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中北镇被纳入全市第二批“三改一化”试点。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8家、累计达到2308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 60家、累计达到221家,提前三年超额完成全市下达的五年任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总数超过80家。新注册生产力促进中心5家、总数达到18家,2家企业通过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资格认定,成功创建1家市级工程中心。新开发市级科技成果85项,专利申请量超过3000件。
人才工作持续加强。全面落实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完善了“1+6”人才政策体系,共投入人才发展资金3300多万元,同比增长20%。引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182人,资助人才项目51个、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50人。全年培训各类人才4.3万人次,举办了北京大学高级管理人员EMBA研修班。全区入选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121人、市高层次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
(六)环境面貌进一步提升
城镇规划日益系统化。完善提升了《西青区总体规划》,修编了《西青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了《西青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西青新城综合交通规划》,构建了新城“二环七横七纵”的路网交通体系。完成了郊野公园总体规划和区体育场改造、“三馆合一”建设设计方案,编制提升了赛达大道、南运河等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
基础设施日益城市化。建设了高泰路、青静路等一批城镇道路,翻修改造了王埠路等11条乡村道路。建成了大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新铺设雨污水管道103公里,新建雨污水泵站11座,全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新铺设燃气管道122公里、供热管道79公里。积极协调配合陈塘庄热电厂搬迁、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等一批市重点工程建设,地铁2号线、3号线建成通入我区。
环境建设日益生态化。编制了《西青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启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巩固发展“奋战9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整治道路112公里,新建提升绿化186万平方米,立面整修83万平方米。新增造林面积8300亩,栽植乔灌木102万株,建成张家窝镇滨河休闲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提升改造了赵苑西里等5个旧楼区。市级卫生村和文明生态村分别达到135个和51个。加快推进了清水工程,完成陈台子排河等3条河道的清淤治理。加大了污染减排和环境治理力度,空气质量好于二级良好天数占有效监测天数比例达85%以上。
(七)民计民生进一步改善
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总投资36亿元的10项民心工程全面落实。全年新增就业2.65万人,其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7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工资集体协商覆盖企业3567家、职工14.6万人。进一步提高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低保家庭子女助学金等标准,开办了“民政致富营”,着力为残疾人办好了10件实事。新建老年日间照料站和老年食堂各10个,虚拟居家养老服务5260人,我区获评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
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多彩。免费开放区文化馆和图书馆,提升了杨柳青年画馆,推动了霍元甲武术馆建设,新建8个街镇文体中心、9个人口文化园,充实了149个农家书屋。开展了文化大繁荣交流展示,组织了戏曲曲艺大赛、文艺大舞台等系列文化活动,实施了“2131”电影放映工程,圆满承办了第十二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杨柳青等5个街镇被命名为天津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建改造了一批学校和幼儿园,41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通过了全市义务教育现代化达标验收,完成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高考再创历史最好成绩。深化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建20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西青医院新院投入使用。建成4个体育健身公园,组队参加了全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新建25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完成了村委会和居委会换届选举。深入推进了“六五”普法,开展了“感动西青”十佳人物评选活动,制定实施了妇女和儿童发展10年规划纲要。国防后备力量得到新加强,我区第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民族、宗教、侨务、气象等工作均取得新成效。
社会环境保持和谐稳定。健全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开展了“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成了党的十八大、夏季达沃斯论坛等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的维稳安保工作。有效抗御了强降雨等自然灾害。强化了药品监管,建成了食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实施了放心食品系列工程,我区被评为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扎实开展了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校园安全等领域的安全大检查,组织了应急救护培训,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全区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八)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
自觉接受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87件,满意率达到100%。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00余件,处理188比分直播:21件。通过“公仆电话接待日”、“区长信箱”和“政民零距离”等平台办理群众诉求3000余件次。广泛开展了“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组织310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帮扶,共解决各类问题298个。建成了非公经济组织服务中心。强化了政务督查,完善了绩效考核制度,严格经济责任审计,深入开展了政风行风建设,全区行政机关保持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是全区人民顽强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西青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的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区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全区政法干警,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西青建设与发展的国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报告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经济结构还不够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转型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发展的软硬环境还不够优,资源利用水平还不够高,招商引资的优势还未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在不断加大,一些弱势群体的生活仍然困难;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面临很大压力,社会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个别干部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较低等。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综合判断,宏观形势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乘势发展的机遇十分难得。但同时,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加快转型的任务艰巨繁重,率先发展的压力与日俱增。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市第十次党代会、市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区委十届四次全会的部署,坚持“一二三五三”的总体工作目标和基本工作思路,坚定不移抓转型,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坚定不移惠民生,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定不移促和谐,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绩开创转型发展、富民强区的新局面,努力建设新西青·新城市。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区级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指标完成全市下达任务。在实际工作推动中,力争更好更快一些。为完成好以上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转型发展,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规模结构、布局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推动都市型农业增产增效。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分别提高10%以上。新建“放心菜”基地8000亩,提升简易棚室5000亩,改造中低产田2.7万亩。打造特色农产品购销平台,推进“农超对接”,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1家。拓展农业休闲观光功能,提升12个乡村旅游特色点,市民小菜园要超过2000个。
推动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新增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0家,其中超十亿元企业5家、超百亿元企业2家。壮大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八大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到6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保持在50%以上。投入资金50亿元,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00项,新建企业技术中心10家。
推动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年内服务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44%,限上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5%以上。促进现代物流业壮大,建好普洛斯、传化、嘉民、宝湾等现代物流园。促进现代商贸业升级,建成深国投永旺商铺、大津城等一批高端商业综合体,规划建设天津南站商贸区,启动开发元宝岛商务区。促进新兴服务业聚集,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科技信息等业态,加强梅江会展中心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延伸会展经济产业链条。
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认真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发挥企业家俱乐部等组织的服务职能,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放宽民营资本准入领域,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引导民营企业加快管理和技术创新,培育特色优势,实现快速成长。
推动地区之间均衡发展。努力缩小街镇之间的发展差距,在加快强街强镇发展的同时,从产业规划、项目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相对后进地区188比分直播帮扶,支持相对后进地区壮大实力,尽快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二)坚持扩大开放,加快引资引才步伐。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和人才强区攻坚战,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发展要素快速聚集,积极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以引进实体型优质项目为核心,全力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扩大招商队伍,全区专职招商人员数量要实现翻番、突破200人,建立招商成果与招商人员待遇挂钩机制。加大对各类园区和楼宇招商的支持力度,制定具备突出比较优势的政策措施。巩固对日招商成果,开拓欧美、东南亚、港台等区域;发挥邻近北京优势,借助首都资源搞好招商;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设立驻外招商办事处,全年举办各类推介会、说明会50次以上。针对世界、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专项攻关,围绕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定向招商。全年内、外资到位额增幅分别达到25%和18%。
以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全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3270家和250家。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60项,新开发市级科技成果70项,其中国内领先以上水平成果20项,申请专利3300件,支持企业开发10个行业领先的“杀手锏”产品,培育一批市级创新平台。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区、科技进步示范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全区驰名、著名商标合计突破100件。
以引进创新型创业人才为引领,全力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创新人才发展政策机制,深入实施以科技英才“113”聚集工程为核心的六大人才工程,重点引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2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20名以上。开展高层次人才西青行和人才工作宣传月活动,组团参加大连海创周等人才交流会。建立政府特聘专家制度,聘请一批高层次人才为我区发展献计献策。
以引进优质型金融机构为抓手,全力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加大金融招商力度,年内各类金融机构突破50家,融资性担保机构突破10家。推进村镇银行增资扩股,做强区城投融资平台。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和各类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及小微企业发展。设立融资担保风险资金,鼓励企业以专利权等无形资产进行质押贷款,探索发行私募债、中票业务等融资方式,扶持瑞能电气公司等企业上市融资。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
以形成梯次型增长动力为目标,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推进333个在谈项目落地、382个签约项目开工、345个开工项目竣工、194个竣工项目投产达效,形成梯次继起的项目流。推出新一批重点项目并加强分类指导,抓好重点项目库动态监管。建立重大项目协调会制度,健全项目建设责任体系,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缩短项目建设周期。
(三)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提升载体功能。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先导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园区空间,持续增强全区的承载能力。
提升城镇规划水平。认真落实《西青区总体规划》、《西青新城规划》和《西青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一城、一区、三镇、四廊”的空间布局,深化环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推动“一控规两导则”全覆盖。完善天津南站等重点地区的规划设计。加强规划监督执法,提高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加强路网建设,延伸泽杨道等4条、新建卉锦道等9条城镇道路,改造大柳滩北路等14条乡村公路,启动西青新城环线西线工程,实施津沧高速收费站周边交通改造,打通迎水道、宾水西道与天津南站地区的交通联系。配合市有关单位加快推进地铁3号线南延、地铁5号线建设以及天津铁路枢纽西南环线扩能工程,借力增强本区交通优势。建设5座变电站,新增供电容量15万千伏安。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动西青开发区扩区工程,高标准完成20平方公里规划设计和2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提升市级示范工业园区的整体环境,完善汽车工业区拓展区基础设施,启动学府工业区和高端金属制品工业区拓展区建设,建好示范园区招商服务中心,同时加强对园区发展目标的考核。提升楼宇聚集区的配套服务能力,突出特色,全力搞好项目导入,年内新增“亿元楼”2个,具备招商入驻条件的楼宇超过14个。
(四)坚持生态宜居,加快建设美丽西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生态环境攻坚战,切实让污水收起来、清水流起来、城乡绿起来、街道靓起来、环境美起来,努力构筑生态宜居高地。
建设绿色生态型西青。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实施绿色村镇、绿色园区、农田林网等大绿快绿工程,加快打造独流减河绿化带、子牙河绿化带、外环线绿化带等生态廊道,建设东淀、郊野公园等生态片区,全年完成造林3万亩,植树500万株,分别是上年度的3.6倍和4.9倍,新建提升绿化面积264万平方米,全区林木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2%和41.3%。
建设环境友好型西青。深入实施清水工程,对南丰产河等河道进行清淤截污,改造南引河泵站等排涝设施,新铺雨污水管道112公里,完成污水直排切改工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燃煤锅炉改燃进程,严厉查处污染物超标排放行为。全面提升市容环境,美化亮化道路6条,整修街景立面40万平方米,改造大寺镇龙居公园等一批市民广场。新建3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全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高标准整治津涞公路沿线和大学城周边等重点地区环境,以崭新面貌迎接东亚运动会召开。
建设资源节约型西青。制定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管理办法,强化出让土地动态监管,盘活存量土地,切实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效益。坚持依法用地,坚决制止违法占地。严格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优化能源配置,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耗,坚决杜绝新建高耗能项目。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五)坚持惠民利民,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八个有”的目标,大力改善民计民生,努力让全区百姓过上安居乐业有保障、文明和谐有品位的幸福生活。实施好十项民心工程。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全年组织职业培训8200人次,新增就业2.1万人,其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00人,启动建设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188比分直播“四金”农民;深入推动工资集体协商,促进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面,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优抚对象抚恤等标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落实各项惠残政策,扎实为残疾人办好10件实事。
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加快推动示范小城镇建设,新开工村民安置房123万平方米,竣工202万平方米,张家窝示范镇基本建成,王稳庄镇试点项目实现全部还迁入住。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务。配合市有关单位推进大寺新家园住宅项目建设。提升改造杨柳青镇柳苑里等10个旧楼区,新建4个标准化菜市场。
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启动建设第二所高中示范校、区职教中心和教育中心,扩建杨柳青一中,实施高中学校现代化达标工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3—6岁学前儿童入园率达到97%以上,争创6所市一级幼儿园。建立老年人护理保障制度,增加居家养老补贴和服务内容,新建2个托老所,启动建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深化双拥共建活动。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人防等工作。
进一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改善公共卫生服务,启动区卫生监督所迁建工程,建成区疾控中心、妇儿保健中心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提升西青医院学科建设水平,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对农籍居民住院医疗给予补贴。稳定低生育水平,扩大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范围。加快实施区体育场改建和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新建2个体育公园。
(六)坚持文化强区,加快发展先进文化。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建设富有独特魅力和创造活力的文化强区。
繁荣文化事业。夯实三级文化阵地,推进“三馆合一”和辛口镇文体中心建设,健全农家书屋和村文化室长效管理机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续办好春节系列展演、民族戏曲汇演、电影公益放映等文化活动,新建50支、提升30支群文社团队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做好大运河保护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建立区文物收藏研究基地。
发展文化产业。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重点支持与民俗文化等“八大文化”相关的产业和企业发展。着力推进中北运河文化商业中心、张家窝社会山温泉文化创意区等市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抓好杨柳青年画产业化工作。举办第十届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节、第二届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节等品牌活动,策划好霍元甲武术馆驻场演出,加快聚集文化旅游人气。全年文化产业增速超过30%,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260万人次。
提升文明程度。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广泛推动全民读书和科学知识普及。开展“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五大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努力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七)坚持固本强基,加快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推进法治西青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巩固发展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筑牢社会管理基础。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快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创新居委会工作,新建16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强化社会组织培育和社工队伍建设。搞好“三改一化”试点。完善流动人口三级管理机制。制定城镇管理实施细则,推行精细化、数字化城管方式,依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坚决遏制乱搭乱建、乱摆乱卖、乱停乱放等行为。
筑牢社会稳定基础。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健全信访制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走访、接访和下访活动。大力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严格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继续推进“六五”普法,加强法律援助,从源头上预防、减少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发生。
筑牢平安建设基础。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扩大技防网覆盖范围,建设区应急指挥中心和110指挥中心。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传销等违法行为。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健全药品安全监管机制,深入推进放心食品系列工程。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新建4个消防站,实施校园消防设施改造工程,深化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和学校、幼儿园、商场等重点场所的安全防范,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八)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提高服务水平。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188比分直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改进调查研究,轻车简从,简化接待,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文风、会风,开短会、讲短话、行短文。严格控制各类评比和庆典活动。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开展“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动,继续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搞好服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每位政府工作人员都要自觉服务于全区中心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项目之所急,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以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让老百姓和投资商满意。加强政务督查,提高政府执行力。
强化法治意识,推进依法行政。主动接受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机制。修订政府工作制度。深化政务公开,开通政务微博。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强化自律意识,促进廉洁从政。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等行为,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围绕执法权、审批权、人事权、财务权等关键环节,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推行电子监察,严厉惩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深入搞好廉政教育,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长效机制,以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发展令人鼓舞,形势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乘势而上,为开创转型发展、富民强区新局面,加快建设新西青·新城市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
1.区委“一二三五三”的总体工作目标和基本工作思路:即把握一个主题,立足两个基点,打好三个方面攻坚战,实现五个方面新突破,强化三个保障。一个主题是:科学发展。两个基点是:转型发展、民生优先。三个方面攻坚战是:以实体经济为重点的招商引资攻坚战、以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的人才强区攻坚战、以大绿快绿为重点的生态环境攻坚战。五个方面新突破是:优化结构、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文化强区、社会管理。强化三个保障是:载体保障、资源保障、机制保障。
2.第三产业限上企业:指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住宿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万元以上、交通运输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其他服务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300万元以上的企业。
3.三改一化:指农村集体经济改股份制经济、“农改非”户籍制度改革、村委会改居委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科技“小巨人”企业:指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5.“1+6”人才政策体系:“1”是指《西青区188比分直播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的规定(试行)》1个总政策。“6”是指6个分政策,分别是:?《西青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试行)》、《西青区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进修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学位)的办法(试行)》、《西青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技术骨干评选和管理暂行办法》、《西青区委、区人民政府188比分直播建立西青区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实施意见》、《西青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服务暂行办法》、《西青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6.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到2020年,选拔第一层次人选1000名,培养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或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选拔第二层次人选3000名,培养成为在国内各学科专业领域知名、居全市领先地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第三层次人才10000名,培养成为各系统和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
7.新城“二环七横七纵”路网交通体系:指西青新城的综合交通规划,“二环”即由外环线、西青道、青沙路、津涞公路和新规划路段构成的快速道路外环和起终点为地铁2号线曹庄站的公交内环,“七横七纵”即贯穿新城东西向的七条道路和南北向的七条道路。
8.三馆合一:指规划展览馆、档案馆和图书馆3个馆集中统一建设。
9.民政致富营:依托辛口镇水高庄园、天津交通学校和部队驻地等地,为驻区部队现(退)役士兵、全区残困低保人员免费提供实用技术和岗位职业培训,以拓宽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
10.?“2131”电影放映工程:国家文化部、广电总局提出的在21世纪实现一个村一个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的目标。
11.政民零距离:市政府办公厅和北方网共同举办的一个政府及职能部门听民意、汇民智、解民情的网络互动平台,使公众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反映建议、意见并得到解决和反馈。
12.八大产业集群:分别是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装备制造、金属制品和创意产业。
13.科技英才“113”聚集工程:“十二五”时期,西青区计划引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1000名、高层次人才100名,重点资助领军人才30名。
14.六大人才工程:是指《西青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科技英才“113”聚集工程、现代服务业“百千万”人才振兴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保障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工程、“和谐之区”社会工作人才提升工程、高素质教育卫生人才梯队工程。
15.“一城、一区、三镇、四廊”的空间布局:一城指西青新城;一区指大寺片区;三镇指辛口镇、精武镇、王稳庄镇;四廊指外环绿化廊道、独流减河生态廊道、子牙河生态廊道、精武生态湿地廊道。
16.一控规两导则:指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细分导则和城市设计导则。
17.亿元楼:年综合纳税1亿元以上的楼宇。
18.民计民生“八个有”的目标: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困有所济、娱有所乐。
19.“四金”农民:指拥有薪金、租金、股金、保障金的农民。
20.八大文化:包括运河文化、民俗文化、年画文化、大院文化、赶大营文化、精武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