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慢病管理“一条龙”真省心!
????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稳定、连续、精准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近年来,西青区创新打造数字健共体,依托数智化平台,着力构建覆盖区、街镇、社区的三级慢病管理服务体系,彻底扭转了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点诊疗模式。如今,这一慢病管理服务体系如同一张正在高效运转的“健康守护网”,时刻守护居民健康,那么居民能从中获得哪些实实在在的就医便利?近日,记者通过跟踪两例双向转诊案例,亲身感受了这一服务体系的温度与力量。

????“强阿姨,您最近的血糖控制得不太理想,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建议通过绿色通道,转到西青医院内分泌科做个系统诊疗。”在杨柳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诊室里,家庭医生正耐心地向居民强风霞阿姨解释情况。
????强阿姨患有糖尿病多年,一直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熟人”。在最近一次的社区慢病随访中,智能健康设备监测到的数据触发了预警。家庭医生团队迅速反应,在详细问诊和初步检查后,判断强阿姨的情况已超出社区的处理范围,需要上级医院介入。

????“放在以前,我得自己跑到大医院挂号、排队,一想到就发怵。现在好了,医生在电脑上一点,直接帮我约好了西青医院的专家号,太省心了!”强阿姨对记者感慨道。这正是西青区三级慢病管理服务体系中,“社区首诊、有序转诊”机制发挥的关键作用——基层医疗机构作为敏锐的“前哨”,牢牢守住了健康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社区医生在系统中提交转诊申请后,强阿姨的健康档案、历次随访记录和本次的检查报告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时同步到了西青医院。就在转诊完成后的五分钟内,强阿姨便接到了西青医院健管师的电话,对方贴心询问了她的就诊时间,并表示会在医院一楼大厅等候,为她提供引导。随后,强阿姨在健管师的陪同下,直接前往西青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


????“我们收到了杨柳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来的完整病历信息,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已经有了全面了解,这大大缩短了问诊时间,也让诊断更加精准。”西青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郑文巧说道。接诊后,她为强阿姨制定了精准的药物治疗方案。诊疗结束后,治疗方案通过信息平台第一时间回传至杨柳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社区就诊到拿到西青医院的治疗方案,一上午就完成了,而且社区医生马上就能跟进,这个效率以前想都不敢想!”强阿姨满意地说。
????与强风霞不同,患者周庆丽的经历则展现了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中“区级诊疗、社区康复”的模式高效运转。因胃部不适,周阿姨在社区医生的建议下转诊至西青区中医医院,接受了系统的中医内科诊疗。

????“在西青区中医医院,医生为我安排了胃镜检查,并制定了针对性的中药治疗方案。”周阿姨回忆道。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调理,她的胃部症状明显缓解,消化功能得到改善,病情逐步稳定下来。“杨大夫,吃了您开的药,现在胃里舒服多了,吃饭也有胃口了。”复诊时,周阿姨高兴地反馈。

????随着病情进入稳定恢复期,转诊机制及时启动。杨大夫将她的完整病历和调理方案下转至辛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特意嘱咐:“周阿姨,后续您还需要再服用两个疗程的药,我已经把方剂和注意事项都传给了辛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续您直接在家门口拿药就行了!”
????随后,在辛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服务区,周阿姨的后续治疗无缝衔接。“周阿姨,我们继续按照西青区中医医院的方子为您配药,帮助您巩固效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对治疗方案十分清楚。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拿到和西青区中医医院一样的中药,不用再大老远跑区里了,真是方便多了!”周阿姨的满意之情溢于言表。这种“诊疗在区级、康复在社区”的模式,让专业的中医药服务无缝延伸至居民身边,真正打通了慢病管理和康复治疗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强风霞“社区预警、有序上转”和周庆丽“区级诊疗、社区康复”这两个典型案例,我们清晰地看到,西青区依托数字健共体建设的三级慢病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良性循环。它以杨柳青镇、辛口镇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承担健康守门与康复管理职责;以西青医院、西青区中医医院等区级医院为枢纽,提供精准诊疗与技术支撑;而信息平台则像“高速公路”,保障了数据与服务的无缝流转。


????西青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服务体系的核心是推动“医防融合、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自服务体系建成以来,不仅区域内基层诊疗量占比显著提升,双向转诊通道也更加畅通,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了扎实而创新的西青实践。
????从“单点诊疗”到“全程健康管理”,西青区用一张覆盖全域的慢病管理服务体系,兜住了百姓的健康,链通了医疗资源,让居民的健康福祉获得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