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之眼”守护交通安全
为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水平,提高公路、水运巡查效率,防范化解安全隐患,近期,西青区运管局积极探索科技执法新模式,引入无人机技术辅助执法,利用无人机“视角广、巡查快、覆盖全”的特点,对辖区重点路段、水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巡查,实时传输执法现场高清实况,及时获取相关动态影像及静态影像,形成“空地结合”一体化执法新模式,有效弥补了人工排查的局限性,助力构建更加安全、畅通、高效的交通运输环境。
“地上查”+“空中拍”桥梁执法更高效
近日,区运管局执法支队接到群众举报,称赛达大道跨津沧高速桥下疑似存在违法填埋鱼坑的涉路施工行为。执法人员迅速赶赴现场,但受限于桥面范围广、桥下空间复杂等因素,仅凭肉眼观察难以准确判断。为提升执法效率和精准度,执法人员立即启用无人机进行高空巡查,通过高清图像实时回传,迅速锁定施工区域。经核实,该鱼坑填埋作业区位于公路桥梁投影范围外,不属于非法侵入桥下空间。执法人员及时将现场勘验结果反馈至相关部门,有效避免了执法争议。
“全程盯”+“实时控”,隐患排查更深入
获悉利顺德码头至杨柳青船厂水域将进行船舶拖带作业的任务后,执法人员提前抵达现场,对拖带船队进行安全提醒,要求其严格遵守海事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作业安全万无一失。同时,执法人员充分利用无人机灵活机动、视角广阔的优势,对拖带作业进行全程实时监控,有效突破了传统监管模式的地理限制,实现了对拖带船舶航行轨迹、周围水域环境等情况的摸排掌握,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为拖带作业安全和过往船舶航行安全保驾护航。
“常态巡”+“重点盯”,施工监管更精准
为保障地铁八号线中北站项目顺利完工,区运管局对天津地铁八号线新津杨线(中北大道)施工点位开展专项监管。针对施工现场区域广、监管难度大的特点,执法人员创新监管方式,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巡查,远距离采集高清影像资料,实现对施工区域的全方位、无死角监管。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执法效率,节约了执法成本,为地铁八号线建设保驾护航。
下一步,区运管局将进一步推广无人机在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无人机在公路巡查、水上监管、桥梁检测、施工监控等场景的应用维度,积极探索“无人机+”智慧执法新模式,推动交通运输执法方式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执法效率和水平,为维护西青区交通运输秩序、保障人民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