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实施2.665万亩!
2024年初,西青区实施2024年度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将东淀蓄滞洪区(西青区域)内的2.665万亩灾毁农田全部纳入改造提升项目。截至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工。
该项目在辛口镇水高庄村重点打造5000亩高标准农业示范区,目前已建设完成,土壤、天气等各类智慧农业监测设备散布在成片的水稻、玉米田间,农民通过手机可以实时查看土地情况,开展相应操作。
“这片大田绿色防控区装有智能虫情测报设备。我们现在用手机客户端上就可以实时看到按照小时、天、月、季度等不同时段地里的虫子种类、名称等信息。地里还装有绿色防控杀虫灯、物联网智能性诱测报仪,一旦监测到病虫害,会启动自动杀虫模式,在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的同时,农药使用量也减少,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区农业农村委农业资源与环境发展科科长宋玉鑫介绍。
水高庄村5000亩高标准农业示范田包括大田智能灌溉、大田绿色防控、设施水肥一体化、林地复垦土壤培肥4个区域。大田智能灌溉示范区的土壤墒情监测站实时监测耕作层土壤含水率及其土壤水分供给状况,并按墒情特点在必要时远程启动喷灌一体化设备自动灌溉,灌溉水使用更加科学高效;在设施水肥一体化示范区,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根据作物需求精准将水和养分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肥料使用量。
“原来一片地需要十几个人两天浇完,现在两三个人通过手机终端就能操作,节水量可以达到20%,粮食作物亩产也会增加10%左右。”西青区农业农村委农业资源与环境发展科科长宋玉鑫说。
高标准农田是指通过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水利设施、农电配套、机械化作业等措施,提升农田质量和生产能力,达到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东淀蓄滞洪区(西青区域)的耕地、田间道路、排灌沟渠等农业基础设施等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遭到破坏。结合东淀蓄滞洪区受灾情况和规划要求,2023年9月水未完全退尽时,西青区农委便开始谋划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并组织开展实地调研10余次,与种植大户、当地农民问需问策,精心设计,科学布局,确保项目建设后能服务于民,打通痛点、堵点,尽快恢复蓄滞洪区受损农业设施。?
今年3月14日,全市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发国债项目)开工现场会在西青区辛口镇举行,这也是全市首个正式进场施工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农田整治、灌溉与排水、农田道路、农田输配电、农田地力提升等工程,计划总投资7519.4万元,在不新增影响蓄滞洪区功能的建筑,恢复蓄滞洪区内损毁的农田设施的同时可使项目区“水、田、林、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提升地区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加强洪区防灾减灾能力,减少受灾损失。
目前,项目已累计实施道路改造约12万平方米,桥梁鉴定27座,新建明渠5800米,明渠维修点位18处,深翻精平土地1600亩。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改善东淀蓄滞洪区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预计10月底完成项目全部建设内容,11月底完成验收以及资产转移等相关后续工作。”西青区农业农村委农业资源与环境发展科科长宋玉鑫说。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