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高质量发展“绿”底色鲜明
????10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专场,介绍我市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数”里行间,美丽天津的生态底色尽显。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天津,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十四五”期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首先体现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上。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史津介绍,近5年来,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持续走深走实,三地完善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机制,联合发布4批93条措施清单,连续8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持续实施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建设5条跨省零排放货运通道,试点运行7条零排放货运示范线路,推动华北区域综合性危废集中处置中心在津落地,打造危废跨省“点对点”高值化利用典范,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同步大幅改善。
????与此同时,天津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结构调整绿色转型,严把新改扩建项目准入,实施传统产业集群整体绿色化提升改造。2024年,全市煤炭消费较2020年下降155万吨、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至28.9%;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由“十三五”末的7.1%提高到13%。截至今年上半年,火电、钢铁、水泥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8%,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内部短倒车辆、干散货码头短倒车辆全部实现新能源化。持续推进的还有“双碳”工作,天津碳市场连续十年履约率100%;我市还创新开展绿电碳排放核减,激励企业使用绿电,获减排收益1.4亿元,实现碳减排400万吨。
????天津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成果丰硕。蓝天保卫战方面,以固定源减排、移动源转绿为核心,推动我市4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5家平板玻璃企业和13家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完成提标改造;新能源机械保有量已达到3万台,比2020年翻了一番多;全市绩效AB级和引领性企业达到578家,较“十三五”末增加363家。碧水保卫战方面,持续开展建成区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加快补齐污水收集处理短板,市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基本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一口一策”分类整治4700余个入河排污口。净土保卫战方面,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加强重点行业腾退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累计完成151个村环境整治、203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近几年,天津空气质量改善有目共睹。2020年至2024年,全市重污染天数由11天降至3天;优良天数比率由66.9%提升至73.2%。“这两天,我市正经历一次短期污染过程,是受大雾天气和西南方向污染物持续输送的影响。”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邓小文在发布会现场介绍,该局正在紧锣密鼓制定“十五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规划,锚定对健康影响最大的PM2.5浓度和由此引发的重污染天气,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重污染天气消除。目前我市已确定到2027年全市PM2.5浓度稳定达到34微克/立方米,到“十五五”末进一步下降;重污染天气在“十四五”基础上实现进一步下降,不断降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